星期四, 9月 07, 2017

最終日:琉森-瑞吉山-蘇黎世-香港-台北

9/7

晚上就要搭機回台灣了,就算是在瑞士的最後一天,也要走走路、流流汗。

琉森前往瑞吉山其實很快,加上搭乘的是ICN列車,速度又更快了。今天是這次旅行第一次悠閒地吃完早餐後,還可以回房間混一下再出門。

我們在7號月台等候巴賽爾Basel開來,要往盧加諾Lugano的ICN列車

氣派豪華的琉森車站

月台上的給水設施,真的是水"龍頭"啊

BLS的Lotschberger怎麼也跑來琉森了?本來還打算下次不要走勒奇山基線隧道,改搭這台看看風景說!

我們要搭的列車進站了,ICN的準點率果然比較好

咻~一下就到Arth-Goldau,要在這邊換車上瑞吉山

Vincenzo Vela,今天就讓你服務啦(巧合的是我們下山也是搭到同一台,連列車長都是同一個人)

如果從琉森的方向搭過來,往瑞吉山的車站要往車尾的方向走

往瑞吉山齒軌火車的月台

列車進站了,Arth-Goldau往Rigi Kulm的車廂是藍色,Vitznau往Rigi Kulm的車廂是紅色

剛一出站,左手邊就是登山火車的機廠

與台鐵的扇形車庫不同,這邊的機廠是平行車庫

軌道是活動的,要入庫的車輛推上活動軌道後,再橫移前往要進入的庫房。對於腹地不夠大的機廠來說,這樣的方式是節省土地的,只是處理的效率只怕不會太好

月台一樣有國鐵鐘

路旁可愛的小牛

山區的風景,感覺普普

從Vitznau開過來的車到了

兩列車從Rigi Staffel站開始並駕齊驅

也一起抵達Rigi Kulm站。這張照片可以看出瑞吉山火車的齒軌跟在策馬特、格林德瓦看到的不同,這個系統叫Riggenbach System,策馬特用的是Abt System,格林德瓦用的是Strub System。

趁著兩列車並行之時,可以拍下清楚的齒軌運作情形

到了瑞吉山頂,趕快上觀景台看一看,溫度計顯示目前溫度攝氏10度

瑞吉山頂的旅館

山頂的電波發射塔

天候不佳,甚麼都看不到,還是早一點下山,採購要帶回台灣的紀念品

一路上依舊有牛群相伴

遠方出現不明生物

是羊駝耶!右二那隻白臉的好像戴著臉譜

微笑的小毛驢

到Kulmhutte了

屋主的小貓跑來撒嬌

超黏人

跟我玩嘛!

好可愛,下次去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我們。

臉長得很無辜的白臉牛

因為喝水被偷拍而心情不好的牛

跟貝特莫阿爾卑的牛相比,瑞吉山的牛好像都比較瘦小

不過瑞吉山的牛是圈養的,比較好親近

因為山坡太陡而倒退行走的老婆(這樣膝蓋好像真的比較舒服)

遠方的Kleiner Mythen非常雄偉

牛舌微吐好可愛

走了40分鐘,終於看到Rigi Klösterli站,我們預計走去那裏搭車

遠方要開往Vitznau的列車

眼看著要到了,列車卻剛開走,下一班要等一小時,有種死在本壘板之前的遺憾

目送著火車下山

反正等也是等,就繼續走到Fruttli吧

Fruttli是無人招呼站,上下山的列車會在此會車,廁所不太乾淨,站外有椅子可以休息。這裡也沒有售票機,我們是上車後再跟列車長買手開的紙票。我們也因為從Rigi Kulm走回Fruttli上車,一個人省了9CHF

等了許久,上山的車先到了

沒多久,我們的車也到了

下山時再看一次Kleiner Mythen,越看越雄偉

終於回到Arth-Goldau,很幸運地在此換到早上搭的那台車回Luzern。

回到琉森車站,很幸運地又看到 BLS的列車在站內進行連結作業

到此,瑞士的行程全部結束。我們在琉森車站地下樓的Kiosk買了杯星巴巴,COOP買了果乾麵包、烤雞腿與氣泡水解決晚餐,然後回飯店領行李,搭車到蘇黎世機場準備回台灣。

值得一題的是我們從琉森搭往蘇黎世機場的區間快車 IR在塔爾維爾Thalwil附近直接穿越奇莫堡基線隧道Zimmerberg-Basistunnel,很快就抵達了蘇黎世,所以從琉森出發,大約1小時就到機場了。Zimmerberg-Basistunnel也是瑞士阿爾卑斯樞紐計畫的一環,它旁邊還有一條新的、由蘇黎世到楚格Zug的二號隧道正在建造,加上已經完工的聖哥達基線隧道與還沒完工的Ceneri Base Tunnel,構成了阿爾卑斯計畫的東線;西線就是之前我們從Spiez搭到Visp的勒奇山基線隧道與辛普倫隧道。很高興這次的旅行,除了聖哥達基線隧道以外,另外兩條我們都有搭乘到。

在蘇黎世機場搭機時,我們的航班在Gate E,要搭乘地鐵才能抵達。

就像桃園機場的 PMS,差別在於桃機各航廈都可以開車直接抵達,但蘇黎世機場的Gate E位在三條跑道的正中間,要前往 Gate E只有搭地鐵一途。流連在免稅店的我們,還以為可以直接徒步抵達,還好沒有撐太久,及時趕上往 Gate E的地鐵。

地鐵也是以纜索拖動,搭乘一趟要將近5分鐘

這趟瑞士之旅,就在一連串的驚訝與讚嘆之中,畫下完美句點。明年我們會再回來,體驗不同的美景、考察不同的交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