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9月 02, 2017

第八天:因特拉肯-格林德瓦-菲斯特

9/2

今天要離開貝特莫阿爾卑這個靜謐的小村了,來這邊三天,住了三晚,只有剛來那半天有好天氣,其他的時間不是下雨就是濃霧,卻降低不了我們對這裡的喜愛。這裡安靜、悠閒、步道規劃良好,最重要的是沒有大批觀光客的喧鬧吵嚷,不管到哪裡,感覺都像是私房景點一樣;我們一定會再來,最好是有好天氣,能讓我們體會不同的風情。

今天預計的行程:搭纜車離開貝特莫阿爾卑回到山谷中的貝騰轉運站Betten Talstation,從貝騰轉運站搭馬特洪-哥達鐵路的火車到布里格Brig換SBB的列車前往史皮茨Spiez,再從史皮茨換車前往因特拉肯東站Interlaken Ost轉車前往格林德瓦Grindelwald;進旅館放行李後,搭纜車直上菲斯特First,健行前往大夏戴克Grosse Scheidegg,再搭公車返回格林德瓦。

貝騰轉運站員工騎的機車,居然是光陽Movie 125耶!跟我前一台機車一樣,真是他鄉遇故知~

在往布里格的路上與冰河特快車GEX擦身而過。我納悶的是,即使搭上冰河特快車,看到的車窗風景跟我搭Regio區間車也是一樣的啊,為什麼大家還是甘願花大錢而趨之若騖呢?

貝騰上車後,一下子就到布里格了;布里格是轉車大站,往南通過辛普倫隧道Traforo del Sempione就可以到義大利,往北通過勒奇山基線隧道Lötschberg-Basistunnel就可以到史皮茨,所以布里格是很多列車的始發/終點站。我們預計搭乘的列車是從布里格開往羅曼斯霍恩Romanshorn的IC城際列車,上車後聽到列車長廣播:

由於列車故障,本列車預計延誤15分鐘開車

是誰說瑞士國鐵很準點的?來瑞士之後也才移動三次,就有兩次讓我遇到列車故障,其他沒有故障狀況的靠站誤點還沒算在內呢!所以要重新定義所謂的"準點",是否要像日本、像我們那樣做到以"秒"計算?

延誤15分鐘對我們來說,就是錯過了在史皮茨換車的時機。原本規劃列車10:24到史皮茨,然後轉搭10:33的列車前往因特拉肯東站,再轉搭11:05的登山列車上格林德瓦,列車延誤15分鐘,就算下一站菲斯普不延誤,到史皮茨也都10:39了,只能搭下一班往因特拉肯的車了。

有種上了賊船下不來的感覺

列車通過勒奇山基線隧道,原本只是陰陰的天氣變成飄著毛毛細雨,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趨勢,心中暗暗叫苦。到了史皮茨,提著行李跑過月台,看到綠色的列車車廂旁邊寫著因特拉肯,想都沒想就跳上車。正當慶幸三個人都及時趕上車,列車開始移動的剎那,我傻眼了

我們搭錯方向了?
我們搭錯方向了!
我們搭錯方向了.......

應該往東的列車卻往西開去,我的老天鵝啊~

沒辦法,只好在下一個停靠站下車,於是我們來到了這裡:

維米斯

維米斯是個小站,只有兩個月台,我們在二月台下車,要搭車回頭理應轉往一月台,於是三個人稀哩呼嚕推著大行李廂,過地下道到一月台等車。

搭錯車了,老婆與小品很鬱悶

維米斯站很小,大概就像我們的浮洲站,沒有PIDS(旅客資訊系統)是正常的,我們在維米斯等12:15的車搭到因特拉肯。前兩個停留的地方都是無車小鎮,難得下山來看到許多汽車,趁這個空檔到站外逛逛。

漂亮的雷諾Megane Wagon

還是吃柴油的喔!瑞士的車型以Wagon佔大多數,轎車反而少見,而且大部分都是柴油車,在台灣有上市的車款,在瑞士通通是柴油版,吃汽油的車少之又少。

雖然下著雨,天空卻出現特技飛行小組在操練

往因特拉肯的車就快到了,為什麼等車的人都是在對面二月台?

我趕緊跑去車站公佈欄張貼的時刻表確認一下,12:15往因特拉肯的車真的是停靠二月台!這完全顛覆我的搭車觀念啊!!

沒辦法,三個人只好推著行李,再往地下道衝。總算在列車進站的那一刻,我們到了正確的月台,也順利上了車。這次總算搭對車,往因特拉肯去了。

一波三折,終於在12:50抵達因特拉肯東站

因特拉肯東站是大站,所以有電子化列車動態。可是這我又看不懂了,13:05同時有兩列車,一列往格林德瓦停靠2B,一列往盧達本納停靠2A。可是我找了整個車站,只有一個2月台啊?

當列車進站後,答案揭曉:2A是指2月台A區,2B是指2月台B區。原來往格林德瓦和盧達本納的列車在Zweilütschinen(中文翻成金德利施萬德)與因特拉肯之間是重聯運轉(接在一起,由一個司機員駕駛),從因特拉肯回到Zweilütschinen後列車會解聯,前七節往盧達本納,後六節往格林德瓦。所以月台候車時,往盧達本納的旅客要在A區候車,往格林德瓦的旅客要在B區候車。

因特拉肯往格林德瓦/盧達本納的列車是由少女峰火車公司營運,他們的制服是由長毛象(Mammut)設計製作,非常有質感。甚麼時候我們的制服可以採用這麼有設計感的機能性服飾?

Wilderswil,往席尼格平台Schynige Platte的登山火車要在這站換車

往席尼格平台的火車,每列車都有不同的塗裝、不同的標誌

列車出站後,看到從山上(席尼格平台)下來的火車

到Zweilütschinen了,列車在此解聯

前七節列車往盧達本納開走

我們的列車繼續往格林德瓦行駛,到格林德瓦之前會經過三個小站,這三個小站都是有人按下車鈕或車站有人招呼才會停車,不然就會過站不停。車上的顯示器顯示下一站Lutschental有人按了下車鈕,所以等一下會停車。

車廂內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停車按鈕,跟台灣公車上的停車按鈕很像。

離Lutschental站上游不遠處有座少女峰鐵路公司所屬的水力發電廠(Elektrizitätswerk),發電尾水放流後讓河川的水量穩定,造就了優良的泛舟環境,所以Lutschental站經常可以看到泛舟的遊客在此下水。另外,Lutschental到Burglauenen間的軌道坡度很陡,不管上山或下山的列車在這個區段都會掛上齒軌,坐在車廂內的旅客會發現列車的速度降到很低(時速大約5公里),車廂下方會傳來撞擊聲(齒軌掛妥的聲音),然後列車才開始加速。

少女峰鐵路公司所屬的水力發電廠

發電尾水放流口

Burglauenen站停車場捕獲小綠OPEL Corsa(一模一樣的車我開了10年,特別有感)

到處都有的掛壁瀑布是本區的特色之一

過了Schwendi,艾格北壁赫然出現在眼前

雲霧籠罩的艾格峰

歡迎光臨格林德瓦

我們住的旅館離火車站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推著行李也要走上10分鐘;但這不遠不近的距離,卻也給了我們一些方便(離往菲斯特的纜車站比較近),也給了我們一些清靜(遠離陸客、韓客投宿的旅館有些距離,比較沒那麼吵)

到旅館安頓妥當後,發現已經比預計行程延誤了兩小時,而且外面還是下著毛毛細雨,我們討論之後,決定還是搭纜車上菲斯特,去附近的天空步道逛逛,放棄健行前往大夏戴克的行程(因為沒公車可以回來了,如果直接走回來會花上四小時)。

前往菲斯特的纜車,所需的時間還真不是普通的長,搭一趟要花25分鐘,而且所費不貲,單趟要價30CHF,所幸我們這幾天是用少女峰Pass,除了登少女峰的火車票要另外買之外,所有的纜車、火車都不用再另外花錢。強烈建議要在格林德瓦停留三天以上的朋友,一定要買少女峰Pass,會省很多。

隨著纜車緩緩上升,毛毛雨也變成了毛毛雪

越往高處,雪下得越大

菲斯特纜車站被淹沒在一片白茫茫之中

出了站外,一片雪白世界

周邊的纜車仍然正常營運

儘管再怎麼苦,老婆都不忘苦中作樂

搭纜車下山時,原本翠綠的草地也妝點著片片雪白

回到格林德瓦,時間還早,雨也停了,散步前往Grindelwald Grund,再搭火車回來

民宅院子外面的蘋果樹,掉了一地蘋果

路旁的加油站,柴油每公升1.54CHF(約合台幣48元,是台灣的兩倍多),98無鉛汽油每公升1.56CHF(約合台幣49元)。95無鉛居然比柴油更便宜?

艾格北壁的雲降下來了,希望明天會是好天氣

從小夏戴克Kleine Scheidegg回來的登山火車

轉轍器開通正位,準備迎接從小夏戴克回來的火車

格林德瓦是我們這次打算待最久的一個地方(預計待上四天,挑最好的一天上少女峰),希望明天老天爺能賞臉,給我們足以上少女峰的好天氣。

星期五, 9月 01, 2017

第七天:利德阿爾卑-利德富爾卡-霍夫魯-藍湖-貝特莫湖

9/1

今天是抵達瑞士以來,天氣最差的一天。吃早餐時,大家還在討論今天的行程該怎麼進行,原本的行程是從貝特默阿爾卑走上利德富爾卡Riederfurka,然後進入阿萊奇森林Aletschwald走森林步道前往霍夫魯Hohfluh,再從藍湖-貝特莫湖回旅館。先撇開天雨路滑的因素,光是在濃霧中走進阿萊奇森林,就需要很強大的意志力與勇氣;我們是來玩的,不是來冒險的,當下決定走到利德富爾卡後不下去阿萊奇森林,直接走稜線道路前往霍夫魯,然後接回原先規劃的路徑。

依依不捨離開我們住的旅館

旅館院子裡的木雕,背景可看出霧有多濃

路邊放置著以纜線捲軸改造成的搖椅

路旁隨處可見的野花

這房子的主人是韓國人,欄杆居然刻著一堆"木",令人好奇屋主到底了不了解這個中文字的含意?

阿萊奇雪地活動服務站,還沒開門營業,看起來天候並不會影響老婆的心情

利德阿爾卑的中間點,往Morel的纜車要在這裡搭

飯店外有瑞士國旗彩繪的牛雕像

霧中的小教堂

要開始走步道了,幾乎所有稜線上的景點都往這裡去,甚至可以走到梅耶倫湖

大概15分鐘就到了利德富爾卡。利德富爾卡是一個很重要的分岔點,往下可以走進阿萊奇森林,穿過森林後就可以前往橫跨阿萊奇冰河的吊橋,過了吊橋就到Belalp。吊橋是要收費的,吊橋的運管單位居然是馬特洪-哥達鐵路公司?!(我們去策馬特搭的火車、冰河列車都是他們家的),詳情請參閱網站。利德富爾卡旁邊有一座Villa Cassel,裡面可以投宿,阿萊奇自然生態中心也在那裏。我們原本的行程就是要由這裡往下走進阿萊奇森林,以今天這種濃霧,還是走稜線道路比較安全。

阿萊奇森林的解說牌

往上走才是登山步道,往下走會進入森林,不要走錯了

在濃霧中的步道走了40分鐘,終於到了霍夫魯Hohfluh纜車站

本日纜車停駛

老婆與小品狀況還不錯,那就繼續往上走,走到莫斯夫魯,那邊的路況就熟了,就不怕迷路了

出發吧,再40分鐘就到莫斯夫魯了

前方遇到嬌客

你在看我嗎?我也在看你

走到這個叉路口千萬要注意,35分鐘那條是稜線道路,40分鐘那條是穿越阿萊奇森林,而且千萬不要相信指標上那個時間,我們大概花了2倍的時間才抵達。

老婆指的左邊那條腰繞小路是直接通往莫斯夫魯的,右邊小品站的大路是通往牛排館的,卻也是捷徑,可以不經過莫斯夫魯,直接抵達藍湖

果然一下子就回到藍湖了

牛群很盡責地以牛鈴聲引導著我們

哈囉,又見面了,你好嗎?

才不想理你呢!

看到貝特莫湖了

湖水溫度比氣溫高,所以湖面水氣蒸騰

今天的行程就在調戲路邊吃草的牛兒加上拍拍牛背之下,畫上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