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27, 2017

第二天:蘇黎世-策馬特

8/27

班機抵達蘇黎世的時間是早上八點多,採買完畢後,就等著搭上火車往策馬特去。旅行社深度旅遊的行程安排第一天多半是在蘇黎世或琉森住一晚,但我們打算由遠至近玩回來,所以下飛機之後直接搭火車到策馬特住宿。

為了省錢,我八月中就在SBB官網上買了Supersaver Ticket,原來搭配半價卡還要63CHF的車票,最後以39.2CHF入手,代價是要提著大皮箱一直換車。也好啦,這次只待四個地方,多轉幾次車,就好像多造訪了幾個城市一樣,只是皮箱有點重,如果買行李託運服務,那還得多花一筆錢。

行程:
10:18 蘇黎世機場搭往日內瓦機場的 IC714 到蘇黎世總站
10:30 蘇黎世總站搭往洛桑的 ICN1516 到奧爾騰
11:29 奧爾騰搭往因特拉肯東站的 IC967 到伯恩
12:06 伯恩搭往布里格的 IC814 到菲斯普
13:08 菲斯普搭 R237 到策馬特

拖著笨重的行李,要換四次車,這一路練下來手肘應該會很強壯吧!

我們搭的列車會停靠第四月台

蘇黎世機場站到了

曲線月台,跟淡信線台北車站一樣

列車進站中

列車的煞車壓力表、煞車狀態指示窗格、動力轉向架

出發信號機是由列車長操作,輔以DVR確認還有沒有旅客要上車,與台鐵由站長操作不同。

單側月台的DVR畫面,跟我們的四分割比較起來詳細許多。

雙層車廂的下層內部空間,我們因為提大行李,所以沒有到上層去。左邊那個"2"表示我們所在位置是二等車廂。SI顯示的是"下一站,蘇黎世總站;本列車為七節車廂的城際列車,廁所目前可以使用"

靠窗的座位上方有插座,可以幫手機、平板或筆電充電

往奧爾騰的路上看到的核能發電廠。這次旅行我看到了許多水力發電廠,也看到核能發電廠,但卻沒有看到火力發電廠或用愛發電廠。

餐車,還真的有人去餐車吃東西喝飲料,也有看到餐車的服務人員到車廂內推銷飲食。

輪椅與腳踏車搭乘區。瑞士人真的很幸福,鐵道運輸業者把各種需求都考量到了。

帥氣的列車長

我們搭的ICN列車的車尾。ICN是瑞士最新銳的動力車組,其過彎時轉向架傾斜的特性跟我們的太魯閣與普悠瑪一樣,適合在多彎道的路段高速行駛。有趣的是,瑞士國鐵將每個ICN的車頭都以瑞士的先聖先賢來命名,照片裡這個車頭的名字"Friedrich Glauser"(格勞澤)是瑞士著名的偵探小說作家,他強大到鄰國德國還以他來命名"德語年度最佳偵探小說獎"。我們搭的這列車頭我來不及拍,他的名字是"Jean Piaget",這就是我的老本行了!皮亞傑是認知心理學大師,雖然跟我崇尚的行為主義學派不同,但我還是很尊敬他的;當發現自己搭的是由皮亞傑拖動的列車,心裡暗自讚嘆了一下,也敬佩瑞士人的巧思。也許我們的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的車頭也可以用太魯閣族、卑南族的名人來命名一下喔!

奧爾騰到了,雙層車廂的佈局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往琉森的區間車

連結器與緩衝裝置。後來才了解,原來在瑞士列車連結與解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甚至有表定的連結與解連任務,不像我們,每次連結與解連搞得好像是天大的事情一樣。

開門按鈕。瑞士的火車停車後第一次門會自動開啟,沒有旅客上下車之後就會自動關閉。如果旅客要上下車,要自己去按開門按鈕,門才會開,有些車型會同時伸出渡板,這跟台灣、日本大不相同。

這個狀態就是可以按了,按下去門就會打開

自動收折後視鏡。瑞士的火車要判斷主控端在哪一端很簡單,只要看駕駛室的後視鏡有沒有展開就知道。這種區間車的後視鏡就像汽車的一樣,Key Off後會自動收折。ICN的更酷,會自己收進車身裡,避免影響列車的空氣力學設計。

貨物列車進站中,機車頭整個就是很紮實的感覺。

麥當當專用冷藏貨櫃

SBB的標誌也可以弄成裝置藝術

列車由施泰德鐵路公司製造,施泰德也是龐巴迪運輸集團的子公司。

瑞士國鐵鐘,很想買一個帶回家

重聯運轉的ICN,三角窗尖端黑色那塊就是後視鏡,如果當端主控時,後視鏡就會像翅膀一樣展開。左邊那輛"Denis de Rougemont"是一個作家,右邊那輛"Heinrich Pestalozzi"(裴斯泰洛齊)是教育家。

ICN由龐巴迪、亞斯通與賓尼法利納聯合設計製造;龐巴迪、亞斯通大家都熟,賓尼法利納可厲害了,他們專門設計車輛,幫法拉利設計很多車款,我猜他們在這個案子中應該是負責內裝跟外觀(空氣力學)的設計。

終於到圖恩了

看到遠處山上的冰斗,心情就開始興奮起來。

美麗的圖恩湖

折騰老半天,終於到菲斯普了。最後一段路要在這裡換齒軌火車上策馬特。

延誤了廿分鐘,我們要搭往策馬特的火車終於進站了,但這台車隨後因為列車故障(而且修復時間未知),我們只好改搭下一班車,行程也因此延誤了快一小時。

往策馬特的列車是由馬特洪-哥達鐵路公司營運。

進站中的瑞士國鐵列車,彩繪貓頭鷹的車頭頗有氣勢。

策馬特位於瓦萊州,所以這列車上有彩繪瓦萊之星。

列車故障,多媒體顯示器也沒有任何訊息,研判應該是輔助電力系統發生異常。

車廂的玻璃是可以往下拉的,這樣拍照比較方便(請自動忽略眉頭深鎖的老婆)。

火車開始爬山了

齒軌。火車要靠中間那條齒軌,才有辦法爬上山去,如果只有靠鋼軌,那一定會倒退嚕。

跨越河谷的施塔爾登纜車。

Kalpetran車站

自行車道基本上是沿著鐵道佈設,可以從策馬特一路騎下菲斯普,再搭火車回策馬特。

St.Niklaus車站

1890年落成,算是古蹟了

Randa車站,後來師兄才傳Line告訴我這裡有座世界最長的吊橋,這次沒排進去,下次再來。

冰河融化的雪水是乳白色的。

終於抵達策馬特,站外廣場已經有馬車在等候了。策馬特不准吃油的車輛進入,所以除了步行之外,只有電動車與馬車。

策馬特大街

一抬頭就被馬特洪峰給嚇到

教堂與鐘樓

傳統木造房屋

當地最高級旅館,我們住不起,只能住在纜車站對面。

好在我們的房間窗外也有風景,窗前恰好有高納葛拉特列車的軌道經過。

本來打算到了之後直接殺上高納葛拉特,然後去利菲爾湖拍倒影,但是因為列車的延誤導致行程大亂,只好將行李安頓好之後,去散步去富麗纜車站,算是做高度適應,順便讓筋骨舒活舒活。

半路上看到可愛的黑貓

策馬特往富麗的纜車

老婆很努力地走著

叉路都有指標,而且資訊清楚,雖說從沒來過,但不至於迷路。

有些指標上面還附地名與海拔高度,老婆從策馬特大街走到這邊也差不多累了,由於天色漸漸暗下來,開始折返回旅館。

1692年落成的小教堂

路邊隨意放牧的黑面羊

公車總站發現黃貓一匹

消防隊旁邊的乳牛貓

今天本來要搭的高納葛拉特鐵路,往右是主線,往左是駐車區

晚安,馬特洪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